内容详情

  1. 首页
  2. 言论
  3. 工学评论
  4. 内容

浅谈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担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时光的洪流不断筛选着历史,千百年时间洗礼留下的那些灿烂的文化瑰宝,传承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时期的发展。毎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思想文化的复兴。所有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融,唯独文化可以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文艺工作做了重要论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文艺评论尤为重要。每一篇文艺评论的完成,都为文艺文化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一方面帮助读者提高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一方面通过全面客观,理性思辨文艺作品的方式从而帮助作品激浊扬清,革故鼎新。新时代文艺评论者应该认识自己的使命担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客观剖析和鉴赏艺术,一篇好的文艺评论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作品之根,人民是源头活水

文学创造前,首先要弄明白“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个问题,马克思曾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魏松曾说:“文艺创作到演出一定要扎根于人民,一定要以人民为主。”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世间百态的缩影,只有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才能将笔墨赋予生命。人民的冷暖,生活上柴米油盐的琐碎,万千家庭各自的欢喜,人生路上生离死别的无常,前进路上的成败与得失,沿途不断变换的风景,从身边更替的四季景色,对生活的顿悟与茫然。诸如此类,情融于生活,点滴皆可成文。一个作品的赏析与分析就要解读作品,寻找那些人民与生活的印记。能打动人的,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往往就是那些来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情感,以细微打动人心,以平凡彰显情怀。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再还原于生活,作品只有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才不会空乏地无病呻吟,也不会空有其表,泛泛而谈。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在才思枯竭时都会在人民生活中找寻灵感,多少优秀作品都离不开人民生活的“馈赠”。只有走进人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辛亥革命时期,鲁迅深知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和人民心理,了解民间疾苦,才创作出祥林嫂、孔乙己、阿Q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朱自清创作的《背影》《荷塘月色》《旅行杂记》《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作品,也都是从现实中取材,情真意切,才让人引起强烈的共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一系列乡土小说人物,都和现实中人民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文艺的评论,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把作品中吸取的精髓,整理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心声,通过分析和思辨的方式回馈给人民和社会。

二、作品之魂,立足时代精神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对一个作品的深入分析与把握,就要去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背景和大环境,这样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身临其境去感受作品想要表达的主旨。比如李煜的《望江南


》,如果光从字面上去看“多少恨”中的“恨”,我们就不能深层次地去感受作者强烈的亡国之痛,去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只有结合了帝王沦为囚徒,自己的荒政失国的背景,才能结合词深切地感受和把握作者创作的悲恨之情,亡国之痛!

评论一个作品,可以把文艺现象放到时代里去考察,一是对作者的研究(如:生活经历、学习经历、艺术风格、性格与生活环境等);二是研究作品时代背景,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所产生的影响。考察作品是否反映了时代的某些特征,是否有深度,是否折射了时代感和时代精神,能够经得起时间筛选与考验的作品,必定有着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灵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再去审视这个作品,更客观科学,辩证分析文艺作品,对文艺现象或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评论。

比如评论和赏析李煜的词,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去理解他的词,正确把握词的思想意境,可以把李煜的词从内容上按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了解人物生平历史、转折遭遇、历史背景后,就能更直接地去赏析和研究李煜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影响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三、作品之身,艺术与创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个读者来说,文艺作品的好坏都有自身的一个评论标准,不同的人从作品中捕捉到的东西也许都不尽相同。而作为评论者,应该做到诚诚恳恳说“真话”,摒弃艺术上的个人喜好,摒弃有色眼镜,尊重作品在文体功能、流派风格、艺术创造上的差异,客观去评论作品。

一方面看内容逻辑,章法布局。作品的表达是否完整。是否清晰,是否详略得当,情节是否跌宕起伏突出重点?在作品叙述上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层次段落和过渡环节的处理是否清楚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相得益彰?

一方面看词藻修饰,咬文“嚼”字彰显细节功夫。一篇好的文章读罢能给人呈现丰满的艺术形象,除了句子和段落的精彩处理,每一个用词、用字都很有深意,比如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一文中的“落”字,不仅形象贴切,还词浅意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满目春色在作者笔下画面感十足,满眼绿色仿佛一席缓缓铺开的画卷。惊艳而美丽。这首诗的动感离不开全诗的点睛之笔“绿”字,在绿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等字眼,但终觉平淡,最后冥思苦想,咬文嚼字出了一个“绿”字使全诗出神入化;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即使过了数千年,里面很多启迪人心引发共鸣的名句也流传至今。《滕王阁序》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第一骈文,除了意境之远,眼界之宽外,还因为作者将这首骈文的对仗、韵律、词藻、典故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全文只有773字,典故50多处,成语40个,辞藻华美,作者将事、情、景融于一体,可见文字驾驭功夫了得,文采出神入化,有景有情,寓情寓理将作者志存高远,不自怜自艾的意志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文艺评论者在分析作品的艺术与创造时,不可忽视作品文字组合的艺术性,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艺评论的目的是帮助广大群体认识和了解文艺作品,因此评论工作不能只说空话和套话,要说“人”话,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明了的分析去给作品和大众搭建认识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评论者只有不断思作品逻辑、思布局章法、抓细节、咬细微,才能在评论中不断锤炼和找寻作品精神的高度。

四、作品之意,情感与见地

一个作品,如果都具备了以上几点,那也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要真正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作品,就要看这个作品有没有在时代大背景下,通过理性思考突出艺术作品的补充和再创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有没有凸显出作者全新的认识、观点、设想。这些独特的理解和新的东西对文艺理论、文艺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作为评论者,就要从作品中去发现新的认知,去考察作品有没有自己深度的思考,是否对照当下积极去探索作品的文化自信,提炼出作者的精神高度、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者,我们要深刻认识自己艰巨的使命—引领时代风气的风向标,我们要不忘初心,为发掘文艺精神,推动文艺创作而砥砺前行,发挥文艺评论的重要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为新时代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对时代发展命题做出回应,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书写民族复兴精神,这就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