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好人际关系过好精彩人生
与人交际接触看似容易,实则并不简单,就和我们说话一样,语言是本能,会说话却是艺术。人际交往看似只是说话聊天,实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在这门课程中修炼出什么成绩,也就注定了你人脉关系的多寡和优劣层次。你是否存在因为不当的交际,与新朋友难以维系、与老朋友渐行渐远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将邀请精神卫生系焦思老师为我们讲解人际中的交往。
学生记者:生活中,有些人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独处,懒于打理人际关系,这是正常现象吗?
焦思:独处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两者是此消彼长还是可以兼得?这就需要区分个体的独处动机,即是被迫独处还是积极独处。
针对被迫独处,其动机可能是因为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或压力过大,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些人际问题,那他很可能会被迫采用独处这一消极的应对方式,即从当前的人际关系中撤离出来,进而引起社交回避或焦虑,并在独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且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因缺乏社会技能的被迫独处会进一步导致社会脱离和社会退缩,进而形成一个死循环。
针对积极的独处,它是一种积极的主观心理体验,而非客观上的与人隔离状态。个体即使处于人群中,只要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也可以产生独处体验。该观点强调这种积极的独处状态和与社交焦虑无关,即积极的独处和人际交往是可以兼得的。这种积极的独处能力为个体提供自我反思、个人成长和自我更新的机会,进而提高友谊和社会支持的价值。也就是说,积极的独处体验可以使个体从他人的当前要求中脱离开来,减少社会束缚并能够自由地思考,逐步认识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进而使自己能更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并增强自己爱他人的能力。
学生记者: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哪些呢?
焦思: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在大学期间,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其中,最常见的人际交往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自我为中心倾向。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自觉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有时会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者是乱发脾气,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2、自我封闭倾向。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敢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想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已。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一个人,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极不和谐的情况。
3、社会功利化倾向。在交往过程中,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想法,想通过交往达到这一目的。“有用即交往”“有求即结识”“互相利用”等功利意识增强。但是,在交往中过多的考虑个人愿望或利益,就会很容易的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腐蚀,使个人交往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4、虚拟化社交倾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开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网络像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其中网恋、非法网站、网络游戏就像裹着糖果的炮弹射向大学生。
学生记者:如何建立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
焦思: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很多,总体来说,包括以下三点:
1、要善于结交。人际交往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彼此注意、初步了解和亲密接触三个阶段。善于结交是指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制造机会,自然而然与对方进行初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接触的过程。
2、善于表达。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善于表达,要求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使对方感到轻松愉快。
3、善于倾听。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对方创作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让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提高倾听的艺术,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更不要在弄不清谈话内容的时候就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接话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另外,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心不在焉、东张西望、不时看表、目光游离不定等动作。这些既影响对方讲话的兴趣,又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
(宣传部 学工部 精神卫生系 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