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尖刀”卡在老师头上,而老师犹如戏精附体,不断地向周围同学搞怪卖萌,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讲台下方的学生们看到这滑稽的一幕,忍不住地哄堂大笑起来。近日,河南郑州某高校的这段视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视频中的老师一改人们心目中的威严形象,在课堂上与学生游玩同乐,让现场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的行为活跃了现场的气氛,但这种活跃“健不健康”则就另当别论了。有网友评论说:“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样有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环境。有网友则认为:“该老师的行为有损教师威严形象。”觉得这样不利于维持课堂的秩序。这两种观点反映出了当前教师的一种矛盾:从教书的角度,自古“严师出高徒”;从育人的角度,过于严厉又会拉开师生的心理距离。
这道选择难题看似“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但究其本质仍是一道伪命题。很多人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教不严,师之过”,严厉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因素,把“严”与“慈”两个概念分开,固化了教师的形象。但在现实中,“严”与“慈”并非水火不容,教师需要做到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打好“严”与“慈”的太极。
自古言“过钢易折”,教师保持严厉也要近乎人情。教育是灵活的工作,教育的对象是灵活多动的青少年,难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如果过于上纲上线,定死规则的框框条条,不在乎学生的感受,就可能导致冲突,结果适得其反,有悖于教育的初衷。但如果将规则人情化,在保持规则底线的情况下把学生控制在有弹性的规则框内,则可以在包容下打磨学生的性格,在无形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而仁慈并不代表无为,这也是很多人所混淆的概念。有些教师对于工作抱有佛系的态度,固在课堂上对学生很是“包容”,导致其课堂秩序混乱,而这种包容并不是教师仁慈的体现。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仁慈更容易打动其心灵,但在要求和指导时就要用严厉的规则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在通情达理的同时也应守好自己的底线。
无论是“严”还是“慈”,都是以教书育人为最终目的,教师应把二者融为一体,在严厉的同时把握好严厉的度,在仁慈的同时守好仁慈的线。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应学会掌握严慈之间的转换,把好“严”与“慈”之间的天平。